为积极推动时代铸魂工程落地落实,全面贯彻书记校长带头讲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校领导以“开学第一课”为契机,围绕疫情防控、社会经济发展、校园常态化管理、青年成长成才等方面,面向学生及时精准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3月8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郑为超以《立志复兴伟业 踔厉奋发前行》为主题,在教学楼208教室,为2022级护理5班同学讲授了一堂精彩纷呈、启示深远的“开学第一课”。

郑为超首先带领同学们回顾了疫情防控政策因时因势的科学调整。郑为超指出,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国政府及时将新冠纳入乙类传染病,实施甲类传染病的防控管理措施。采取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应对措施,遏制了疫情的快速蔓延,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打赢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2020年5月份,疫情转入常态化防控后,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针对阿尔法、德尔塔、奥密克戎等不同流行株,动态优化调整防控措施。2022年11月以来,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综合考虑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性明显下降、我国疫苗接种率较高、疫情防控基础等因素,相继出台“二十条”“新十条”优化措施和“乙类乙管”总体方案,2023年1月8日正式实施“乙类乙管”,防控工作全面转入“保健康、防重症”阶段。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疫情防控平稳转段,2亿多人得到诊治,近80万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新冠死亡率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未出现春节假期人员大规模流动导致的疫情大范围传播扩散,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
郑为超接着为同学们分析了“乙类乙管”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郑为超表示,实施“乙类乙管”后我国也将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利好”。我国调整防控政策,不仅将有效激活中国经济,也将给周边国家带来更多、更实在的发展机遇,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我们的生活也在走出疫情走进烟火气,中国的“烟火气”正在燃成国际社会的希望。中国调整防疫政策,经济社会活力将进一步释放,继续成为世界经济迈向复苏的“稳定器”和增长的“发动机”。
最后,郑为超以优秀校友为例,对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要永葆家国情怀。要坚定报国理想,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在最好的年华做最有意义的事情,让青春在为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熠熠生辉。二要练就过硬本领。作为一名医学生,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脚踏实地追求学问真知,笃学实干,锲而不舍,积极探索,久久为功,在学习中提高素养,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用笃行的力量升华充满希望的大学生活。三要全面综合发展。要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学习和实践中明辨是非,领悟道理,开阔视野,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撰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解苗苗;核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明;审稿:党委宣传部 黄碧玉;编辑:党委宣传部 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