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要闻 -> 正文

校领导为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

信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日期:2023-11-03 浏览次数:

11月1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王劲松,党委委员、副校长王润霞、严继贵,纪委专职副书记(主持工作)潘焱焱,党委委员朱霖、汪长如,深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一线,面向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专题面授,激励同学们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王劲松以“是什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新境界”引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条道路——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追梦之路、照亮社会主义发扬发光的振兴之路以及昭示人类文明进步的光明之路。他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进入到关键时期,身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应把握好当前和长远、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秉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境界格局。

严继贵围绕“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勇毅前行”这一主题,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探索和实践”“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青年的挺膺担当”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讲授。他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性,对比了“西方式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不同,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全新的路径,为人类寻找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并具体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特征。他强调,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勇于担当,志存高远、树立远大理想,只争朝夕、经受磨难砥砺意志品质,以拼搏奋斗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潘焱焱指出,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是在新时代历史进程中应运而生,顺势而成。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党团结带领人民砥砺奋进,开拓进取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绿色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应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勇于坚持真理,勇于求变,求新,求进,以拓展世界的眼光深刻洞察世界发展潮流,推动构建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

朱霖指出我们都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有着我们自己的英雄,无论是影视剧的《战狼》还是现实生活的神舟,都刻有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痕迹,我们不能学习拿来主义,要守正创新,坚持真理,求变,求新,求发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我们从属的专业指明了我们日后是要为人民服务的,我们从事的工作是关系百姓们最为关心的问题,要不断学习扎实功底,提高能力,要不断加强系统管理,一个问题的出现不是简单孤立单一的,要考虑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宏观与微观各个视角。

汪长如强调面对当今全球变局,我们应勇于提出中国方案探索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带领学生回顾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历程,她指出这既是一个伟大时代和实践中创立科学理论的历程,也是一个将“彻底的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历史进程。党团结带领人民砥砺奋进、开拓进取,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身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应聚焦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不断提出正确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本次教学一线授课活动,校领导们以雄厚的学识、精彩的演绎勉励学生们要胸怀“国之大者”,着眼新形势新要求,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与认识,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以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更好担负起新的时代使命,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撰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磊山 核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高梅梅;审稿:党委宣传部 黄碧玉;编辑:党委宣传部 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