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育人实效,就业指导教研室近期组织全体任课教师围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1》(职业生涯规划板块)、《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指导1》(创新板块)课程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会上,各位主讲老师率先围绕课程定位、教学目标、内容重难点及课时分配展开系统阐述。几位骨干教师分别从课程需聚焦“职业认知深化与发展路径规划”、创新思维训练工具与前沿产业结合等方面开始,重点讲解自我特质评估、行业趋势研判、职业目标拆解、求职竞争力提升,同时梳理创新意识唤醒、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方案设计与落地等教学模块,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壁垒、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人发展的职业规划体系。现场研讨氛围热烈,教师们围绕“如何适配不同专业学生职业规划需求”“如何通过互动教学激发学生创新热情”等问题深入交流,思维碰撞频繁,最终明确统一的教学重点与可落地的实施方案。
分管教学副院长赵明总结指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指导》是培育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课程,教学中需平衡“理论引领”与“实践赋能”,要通过案例分析、小组模拟、实战演练等形式,提升学生解决职业困惑、开展创新实践的能力,满足新时代对“有规划、善创新、能落地”大学生的培养需求。
集体备课是深化课程教学创新,提升教师团队协作与课堂实效,推动就业创业教育与学生成长实践深度融合的重要环节,此次集体备课活动为新学期课程指明了教学改革的方向。未来,教研室将进一步丰富集体备课的形式,优化集体备课成效,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走向更高质量、更富实效的新阶段,助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撰稿人:创新创业学院 韩齐慧;审稿、核稿:创新创业学院 高梅梅 赵明;编辑:党委宣传部 姜楠)